《芭比》犀利吐槽,让多少男观众破防了?

尽管零宣发+垫底排片,但在广大自来水“推广芭比人人有责”的不懈努力下,电影《芭比》在内地的票房居然已经突破1.5亿元了,实在是可喜可贺。要知道,业内一开始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还不过亿,现在凭借超高口碑,愣是让观众给抬回来了。

很多人最开始以为《芭比》是个类似于巴啦啦小魔仙的儿童向电影,后来发布瑞恩·高斯林的海报又让人觉得,怎么找了个这么油腻的演员来当男主角,但直到在影院看到如同一场烟火秀版盛大绚丽的完整版成片后,才能体会到这部电影拍得有多好看。

哪个女孩的童年,没有玩过一两个芭比娃娃(不管是正版还是山寨)呢?

“小丑女”玛格特·罗比饰演的经典款芭比,可以说是芭比本芭了。

一头金色卷发,甜美可人的长相,凹凸有致的身材,完美复刻了这个风靡全球的玩偶形象,就连现实世界中为了让芭比玩偶穿高跟鞋而设计的高跟鞋脚,电影也忠实还原,让演员踮着脚出演。

影片一开场,展示的就是玩具世界里芭比生活的场景:在这个粉色统治世界的芭比乐园里,我们的主人公芭比住在她的梦幻芭比屋里,每天早上从她blingbling的心形贝壳床上醒来,洗一次(假装有水的)澡,喝一杯(假装有的)牛奶,在梦幻衣橱里换上当日的梦幻造型,然后坐着滑梯美美滑到一楼,开启一天的生活……

这整个场景,其实是在呈现当人类玩芭比玩具时她们的状态。无论是场景设计、服装造型还是演员表演,都有一种既梦幻又不真实的感觉。观众既会惊叹于影片呈现的芭比世界的视觉奇观,也会在假装喝水这种戳破芭比世界虚假泡泡的细节上发出笑声。

如果芭比的世界永远日复一日都是这样,那也罢了,但影片选择让芭比如同《楚门的世界》一样,无意间成为、并发现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个bug:花洒里没有水,杯子里没有牛奶,坐着滑滑梯下去落地会摔跤,适应高跟鞋的脚突然变成了“扁平足”,“死亡”的概念突然出现在芭比的脑海中……

如果这种看似完美的生活是假的,如果有一天芭比会死,那么她每天的重复究竟有何意义?她的生命价值又体现在何处?存在主义焦虑,是《芭比》这部电影引发观众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为了修复这个漏洞,芭比决定从玩具世界穿越到人类世界,没想到又迎来另一棒当头重击:玩具世界里的芭比乐园,是个“唯女独尊”的母系社会,一切都围绕芭比运行,芭比担任医生、法官、作家、总统、宇航员等各种要职,这个世界里的男性角色肯,只是可有可无的陪衬;而在人类世界,一切刚好反了过来。

电影主要通过肯的视角,展开对男权社会的冷眼观察和辛辣讽刺。

玩具世界里的肯,是芭比的附庸,他的诞生就是为了来爱芭比,让芭比有个男朋友。但在人类世界中,肯发现男女地位完全颠倒过来,男性凭借性别优势攫取了更多社会资源,女性则在各方面被凝视、被歧视和被压榨。这让肯大为振奋。于是,他从原本的贴心男友,一下子变得爹味十足。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找高斯林来演这个角色真是太对了。肯一开始还只是蠢萌,后来接触了一下人类社会后,迅速沾染一身爹味,变成了女性同胞最讨厌的那种自恋虚荣油腻说教男。更可怕的是,当他发现自己没钱没权没学历无法在人类世界立足后,他打算回到玩具世界,把父权制那一套搬过来,将芭比乐园改造成肯的乐园……

影片的后半段都围绕如何解决这场危机而展开。其中密布了大量吐槽爹味男、父权制、资本主义的段子,观影体验爽就一个字,甚至想要原地起立,为主创的犀利毒舌而鼓掌。导演的机关枪突突突一通扫射,忘情起来,甚至连影片本身也连带着揶揄了一把,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手法,更能看出创作者的自信和松弛感。

为了让大家收获更好的观影感受,艺绽君在这里就不剧透《芭比》有多好笑、讽刺有多精准了。很多观众反映,这部电影可以让女观众看得拍手称快、让(某些小心眼的)男观众看得一言不发面色铁青,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观影伙伴时可以慎重一点。当然,也可以带着身边爹味有点浓的男性朋友来接受暴击教育,去油效果一流。

作为一部娱乐向的商业电影,《芭比》在前半段的疯狂输出后,后半段也点到为止,并没有很尖锐、很深刻地去批判社会制度,而是像如沐春风的芭比本人一样,较为温和地传递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理解的平权观念。见识过两个世界的芭比,在经历过这场冒险后,真正懂得:人人都能拥有成为自己的权利和勇气,不要轻易去定义自己,你就是你,这与性别无关。

福利时间

本期记者、编辑:袁云儿‍‍‍

本期监制: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