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在中国一溃千里,中美文化脱钩已成定局,原因和影响解析

中国电影的暑期档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了,今年的暑期档票房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过百亿的时间最短,有望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暑期档。好片子也确实不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就是,好票房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国产电影,好莱坞的大片表现的是一塌糊涂,连美国的媒体华尔街日报自己都说,好莱坞电影在华失宠。

这种现象其实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从17年18年就开始了,只是在今年出现了质的变化,要知道广电总局引进的好莱坞电影肯定都是精挑细选,肯定是最顶级的,比如今年暑期档的碟中谍7。但是到了中国市场牵出来一溜,是骡子是马立马现原形,连中国的一般电影都打不过。

我们今天就来深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回顾一下好莱坞在中国的历史,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先说影响,好莱坞从占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半,沦落到今天的十分之一不到。最大的意义就是中美在文化领域的脱钩,中国本土文化自信的崛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世界,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开始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

就像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样,只有在国内大杀四方,把外来品牌都干趴下,然后才开始走向世界。作为文化领域中影响力最大的电影产业,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在中国国内把好莱坞干趴下,那意义相当于在国内干掉了丰田大众和特斯拉。为走向世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越来越不卖座,连汤姆克鲁斯都不受待见了。有人可能会认为,这跟中美关系恶化有关。诚然,好莱坞这几年的在华遇冷,也刚好是从中美贸易战开始的,这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认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要说两国关系不好,有一个例子。中日之间的关系更不好,那可是国仇家恨,可是日本动漫日本歌曲也没有受太大的影响。中野良子真由美每年都访华,我看挺受欢迎的。别说真由美了,连苍老师都大受欢迎。两国关系对于文化领域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好莱坞电影的在华溃败,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电影的质量大踏步前进,另一个就是好莱坞的停滞不前甚至还倒退了。

中国电影的进步大家都是亲历者,我就从我自己的感觉来回顾一下。太早的就不说了,就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好莱坞电影刚进中国的时候吧。那个时候的中国大陆电影是个什么玩意儿嘛,倒找钱我都不去看,唯一能看的是香港电影,最少也得是和香港合资的电影才能看。

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美国大片是《真实的谎言》,施瓦辛格演得。我记得很清楚,电影票价15块钱一张,那可是1994年的15块钱。我看了一遍之后,躲进了电影院厕所里的窗帘后边,逃票又看了第二遍。连看两遍出了电影院眼前都是晕的,走路都漂移。

太震撼了,当时就想,原来电影还能是这样的,这以后国产的电影还能看吗?

一晃眼,将近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国产电影,绝对是能看了,我自己的评价是:现在我们中国的电影产业,应该能达到好莱坞本世纪初的水平了,像《侏罗纪公园》这样的大片制造工艺,现在中国电影应该能达到。以前我一直遗憾像《指环王》这样的片子我们何时能拍出来,可喜的是今年的电影《封神》给了我希望,应该是很快了。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落后于好莱坞大概二十年。

也许这不算是个好消息,毕竟我们落后二十年,但是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好莱坞这二十年里面也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在某些方面还退步了。

我的感觉是,本世纪初到现在,好莱坞也就出了一个好片子,那就是《阿凡达》。《星际穿越》也还行,算半个吧。绝大多数都是原地踏步,没什么进步。某些方面比如白雪公主变黑雪公主,美人鱼变成小黑美人鱼。我肯定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但是也没有必要强行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吧。

此消彼长。以前我们是干啃馒头就凉水,看着鲍鱼龙虾流口水很正常。现在是吃惯鲍鱼了,看着龙虾也就那么回事吧,没什么值得追捧的了。

其实不光是电影行业,几乎所有的领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说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建设。二十年前的深圳上海是什么样,今天的深圳上海是什么样?我们都是亲眼所见者,那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大城市有点极端,我们就说身边的小城市,在中国,只要有一定的人口聚集,从几万几十万人的县城到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二十年都是巨变,是亲妈都认不出来的那种巨变。

而国外呢?不管是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还是叫不出名的小村小镇。二十年前什么样,二十年后还是什么样,不能说一点都没变,但是你二十年后再去,你迷不了路是确定的,它基本都没什么变化。

这种现象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国产电影的逆袭和美国大片的衰退,反映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崛起。这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突破。

这种文化自信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从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观察了。那是1990年,当时我们班上的英语老师回家生孩子了,有一位老先生,现在已经不在了,那年他都68岁了,返聘回来带了我们一学期的英语课。

那位老先生有海外生活的经历,但是三观极正。有一次上课自由讨论时间,有同学提问:“请问老师,我们中国什么时候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呢?”

那位老先生说:“同学们,我不给你们说各种指标,你们只要观察两个现象,只要这两个现象出现了,中国就是一个发达国家了。一个是青菜比肉贵,另一个是你们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流行歌曲,喜欢的明星,都是出自中国。到那时,我们就是一个发达国家了。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但是同学们,你们一定能看到。”

当时老先生的话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天方夜谭。

青菜比肉贵,这种说法不是没听说的问题,是他妈根本不敢想的问题。那时候谁家里能天天吃肉啊,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肉那都是大户人家,我一个月也不一定能吃上一次肉的。

当时的猪肉大概是两三块钱一斤,要说不贵,但是收入低啊,月工资也就百十来块钱。相比之下,青菜是很便宜,一般都是几分钱一斤。肉和青菜的差价能有几十上百倍。中国人几千年的认知都是肉比菜贵,老先生一句话颠覆了我的认知。

本土的电影电视剧,本土的明星,当时的中国也有,但是不成主流。我们唱的歌是港台的,喜欢看的电影电视也是港台的日本的,追的星也是港台的,后来宁愿去喜欢韩国的都不喜欢国产的。

这三十多年以来,我一直都在思索老先生的话,他是一位好老师,他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其实就说了两个方面。

一个是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工业化强大之后,工业化产品与人工产品发生价格倒挂,确实会出现菜比肉贵的情况。

另一个其实说的就是文化自信,本土出现的精神文化产品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就像大唐盛世,没有人会去喜欢番邦小丑的东西。

现在的中国,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可喜的是,当年老先生说的话,如今都应验了。虽然还不占多数,但是毕竟已经步入现实,它不再是一个幻想中的东西了。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代表形式,国产电影崛起,美国大片衰落,这个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这种文化自信能冲破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为艰难的障碍,越过之后,未来就是一片星辰大海,再也没有阻碍了。

三十多年以来,美国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路摸着鹰酱过河,把鹰酱的毛都给薅秃噜了。面对老师,我们没有自信。好莱坞大片本身就拍的不错,再加上文化碾压,当年占据中国电影半壁江山实属正常。更为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很多洋奴。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精美的太多,偷渡都要往美国跑。我是整个时代的亲历者,我的感触就是,这太正常了。

我已经快50了,人生过了大半。现在的中国,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和拿主意的人,都是和我同时代的。有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现在中国的中坚力量层,也就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只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年有很多人都曾经是精美分子,甚至有的人还精日。

山巅之国,灯塔之国,这些高大上的名字是哪儿来的?就是当年我们这些人给叫出来的。这种文化的碾压之力我们当年是深有体会啊,那真是潜移默化地就渗到你的脑子里面去了,进而控制你的言行。

庆幸的是,大多数人还都是与时俱进的。从当年的仰视到现在的平视,到未来的俯视,能与时俱进这都是好同志。当然也有食古不化的,那就继续精美精日吧。朋友们也要正确看待一些跪舔洋爹的人和事儿,毕竟当年的基数太大了,有点余毒也很正常。

人类的本能里面就有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只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族群,才有可能建立起文化自信,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反过来,只有建立起自己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可能赢得未来。国产电影是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国产电影碾压好莱坞的重要意义。

当然,国产电影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借助拍电影洗钱的,进行资本炒作的等等。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治理的。不能因噎废食,电影产业在对内提升文化自信,对外文化输出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这些博主,经常会发表一些爱国的言论,也经常被外网的一些货们称为大外宣。其实这些跳梁小丑们都是故意装瞎,真正的大外宣他们从来不敢抨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外宣就是美国好莱坞。所有外网的中文爱国博主一起发声,都比不过一部好莱坞大片。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当然了,我们支持国产电影,也不是什么样的烂片都支持。虽然我们是世界第一的票房市场,但其实每年能出十个八个的好片也就足够了。我们的支持也是为了让好电影变得更好。让用心做好电影的人能收到正面的回馈,激励他们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中国的文化早日能够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