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脑热的周二,打工人需要它来拯救!

秋老虎,靠冷面续命。

8月中旬的一切都自带滤镜,艳阳与高温成了主旋律。湿热的夏季,人们大多因为天气而食欲不振。整日待在空调房里无力自拔,只有一碗冷面,几碟开胃的酸辣凉拌菜才能拯救“消失”的味蕾。

地狱炙烤模式下,冷面就像是美食届的移动空调。碗里还飘着些许冰碴儿,一入口,顿时暑气全消。东北冷面、重庆凉面、云南米线……这些“身世各异”冷食,共同撑起了人们的食欲。

冷面存在之独特,不光因为给人们带去的沁凉,还缘于跳脱出传统饮食习惯的桎梏,在热汤热饭里占得一席。

冷面的流行,并不意味着热食传统的破坏,相反,这两种烹饪方式相辅相成,逐渐发展出更为多元的饮食形态。

“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到了唐代,出现了第一碗有文字记载的冷面“槐叶冷淘”。槐叶以及槐花作为唐代常见的入馔食材,夏季正当时。采其嫩叶捣汁做成面条,煮熟后浸入冷水之中,会让面条呈现出青翠的绿,捞起后用熟油拌匀,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加佐料调味,成为一道当时消暑的冷食。杜甫还专门为这夏日清凉赋过一首《槐叶冷淘》:“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宋代,人们在槐叶冷淘的基础上,制出了以甘菊汁和面、更为芳香的“甘菊冷淘”,以及如今肉沫凉面的雏形“抹肉冷淘”,可谓色香味俱佳。自宋代以降,冷淘渐渐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独享,开始了它自上而下的传播之路,再往后,元代《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也有“冷淘面法”,只不过浇头更丰富,原料中出现韭黄、生菜、鳜鱼、鲈鱼、虾等,可见当时的冷面已经发展出荤素搭配与浇头的吃法。

“冷面”或者“凉面”正式出现在汉语言使用中,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情了。为了安全度过夏至后的三伏天,一套消夏养生的习俗渐渐成熟,“冷面”、“凉面”、“过水面”的称呼出现,并盛行于民间,俗话“冬至饺子夏至面”里,面即是指过水面。

冷面即是高温下的仪式感,也是广大面食谱系中的一员。

面条的魔力始于人类历史的某个节点,从某一天开始,这种食物先后在亚洲和欧洲出现,一条指向中国,另一条通往意大利。盛产小麦善于制作面食的意大利,也有冷意面沙拉(Pasta Salad)这种吃法。看似巧合的冷面饮食习惯,其实是面食的流行为其铺垫了情节,不然为什么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家,会有这种遥远的相似性呢?

最晚不超过汉代,面条已经成为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快乐碳水。到了宋代,有了浇头,这种快乐更进一步。面菜的加入成为一种快餐组合,甚至还有店小二提供外卖服务,让城中聚集的商人得以饱饱口福。

风土可以培育食材,食材又能培养口味。由于汉代以来面食的发明,麦作发展最为迅速,在中原地区广为种植。当时北方未开化民族大迁徙,推动他们在不同时期挥师南下、侵扰中原获取粮食,也成为一个侧面的佐证。

就拿面食最盛的两陕地区来说,除了小麦,五谷杂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料。这里除了汾河沿岸,都是内陆高原的山区,季风型大陆气候靠天吃饭,十年九旱,唯有耐旱五谷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抬得起头,《周礼·职方》也曾载,“豫州、并州宜五种”。多变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在晋北、晋中和晋南又各有不同,莜麦、荞麦和大豆遍布晋北,谷子、玉米、高粱支撑起晋中,到了晋南则是小麦(白面)的天下。所以,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作为世界上生产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培养起面食向的口味习惯,也成了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端。

天时地利齐备,还得有技艺,如果说食材是上天的馈赠,那么技艺则是人类的智慧。

还记得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里的钢棍解师傅(シェル)。这位出生于山西的大师傅,是游走于四方的“特级面点师,他随身携带的特效钢棍,在制作面食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粗粮细作,细粮精做,哪个会做面食的主妇不掌握着七十二变的花样,哪个饭馆大师傅没有十八般看家本领。在中国,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出土了小麦的磨具,还有有各式各样为面食发明的器具,如果器具没有了用武之地,一根筷子甚至一双巧手就是绝佳工具。在工业化生产出的制面机器使面条进入人们的餐桌之前,凭借人力与经验,推、拉、滚、切、压、晾的种种工序,也早已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吃冷面亦是亚洲地区夏季的饮食共性,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土地,冷面不分南北,哪怕形态不一、叫法不一,都广受着食客的青睐。上海本帮冷面、北京麻酱凉面、四川鸡丝凉面、陕西各式凉皮,还有朝鲜冷面(统称),日本三丝冷面、流水素面等等。无论何地,从本土一直到日韩甚至东南亚,冷面都是酷暑里最冷静的存在。

对生活富足之人,冷面丰富的酱汁配料或是浇头,是变换口味的绝佳之选,对劳动人民来说,顶着烈日当空囫囵一口冷面更是忙稠闲稀,丰俭由人。关于冷面的种种美好,或许用这首《夏日联句》 作结再适合不过: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编辑:若菲

撰文:林爱肉

视觉:卞玉清

摄影:陈辉州

摄影协助:觅午、许家菜

新媒体编辑:兰昕雨

新媒体排版:一小滴、Toria

新媒体设计:许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