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告诉我们,成长教育中,对于框架要打破,对于孩子要放手

本文看点:

伴随着下面这段火出圈的宣言,《芭比》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部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但是女性主义并非影片的全部,对电影的这个观点我不做评论,我个人认为,芭比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非常重要的看点。

雷军在2023年的演讲上总结了自己近十年的最大收获,即“只有认知的突破,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芭比正是打破了固有的框架,进而突破了认知。觉醒不易,可一旦觉醒就很难阻止。而在芭比觉醒的过程中,不管是芭比的设计者葛洛莉亚还是发明者露丝,都向芭比提供了不少力量。

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我个人眼中不同的视角,重点想要聊聊关于自我成长与孩子培养的话题。

 周一

思维

全文共4167字,阅读时间11分钟

如果可以,

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芭比乐园?

我们都有想过的生活,粉色的芭比乐园正满足了一些人的想象。那么倘若有机会生活在芭比乐园,你是否愿意?

先别着急回答是或者不是。

在芭比乐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欢乐、温馨等。

芭比们的职业是多样的,可以是律师、作家、总统等;舞会时常存在,赞美无处不在。而以上种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渴求,但又时刻感到缺失的。

作为芭比设计者的葛洛莉亚,一面受制于工作,一面困惑于女儿。

在工作中,她的抱负无从施展;在生活中,和女儿的相处也磕磕碰碰。这正是我们不少人真实困境的写照,工作生活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多么想能够有一个地方,可以包容我们的所有情绪,而不是让我们很委屈。

哪怕万事如意,也会有第一万零一件事情不如意。我们需要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们有些许喘息。

芭比乐园提供了避风港般的帮助,芭比的出现也为她的生活提供了改变的契机。

但是,葛洛莉亚始终是要回归真实世界的。

避风港并不是常住地,避风港能给我们的生活补充力量,常住地才是我们应当生活的地方。

芭比乐园在表面看似的自由下,其实有着严格的设定。像是背后有一张精准的时间表,到什么点做什么事。

在一次舞会上,大家正跳得尽兴,芭比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们有想过死亡吗?”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并且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芭比像是触犯了什么禁忌似的呆立在舞台中央。

死亡并不被允许讨论,芭比乐园无法容下死亡、悲伤,因为这代表着不完美。

有趣的是,当芭比开始思考死亡,她的脚后跟居然能落地了。而在之前,哪怕她脱掉高跟鞋,还只是保持脚尖单独着地。

《芭比》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她开始发现自己与芭比乐园有了些格格不入。

这让我想到了《流浪苍穹》。

郝景芳在《流浪苍穹》中构想了具有高度共享的火星社会,与彼时地球上的高度商业化形成了鲜明对比。来自地球的摄影师伊格无比向往火星上的艺术氛围,而当他真正了解后,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火星上的房子与工作主要是依靠分配,而不像地球上能够随时更换。因此,从火星来到地球的洛盈等人会被地球上的生活所吸引。

彼此向往,而一旦真正接触又难免失望。

越是缺少什么,我们就越向往什么。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已经拥有的,而去心心念念我们得不到的。

比如我们的工作若如死水般稳定,那么骑行类视频就很是吸引我们,因为那些风景是我们很难亲自去看的。

再比如在看向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看到自家孩子身上不具有的闪光点。

因此在看向外边时,这些就变为了滤镜。

但试想一下,那些被滤镜所遮蔽的深层东西,真的是我们能接受的吗?比如骑行途中的风餐露宿、芭比乐园中的一成不变。

彼此观照,能够带来思考。

那么,你想好了吗?

与生俱来的未必理所应当

海德格尔曾言“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当我们来到世界,已有种种东西在等着我们。对此,除了接受还有什么办法吗?

芭比乐园中用粉色来宣示这是芭比的领地,而20世纪以前粉色并没有和女性强相关。只是在之后流行杂志的影响下,粉色逐渐被视为女性的象征。可见,在之前男性穿粉色并不会让人看起来有什么不妥。

人,是可以被建构的。

如福柯所言,不是先有疯子后有疯人院,而是先有疯人院后有疯子。

在这里,我并不想探讨粉色如何成为女性的象征,而是想追寻我们该如何跳出固有的框架。

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很多,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当面对一些成见的时候,需要逐渐意识到这或许并不是理所应当。比如,谁就该去学文科,谁就该去学理科,谁就该去学艺术……

诸如此类的话有太多太多,它们彷佛带着强大的不容置疑的魔力,不允许我们有任何反对。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很多时候压抑,源自于面对固有框架时的无力。可能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总是说不上来。再想到别人不都这样过来了,便强迫自己去接受。

更匪夷所思的是,自己不知不觉也会拿着同样的说辞“告诫”别人。

当我们意识到很多东西是被提前建构的时候,转变才会开始形成。能够意识到这些,是很重要的一步。

难度当然有,习惯的力量如此巨大。幼年被绑上细铁链的大象,成年之后已经不再尝试挣开,哪怕已经拥有了挣开的力量。

性别、种族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围绕性别、种族等早已形成的观念却不见得是我们应该原封不动接受的。

《侏罗纪公园》中有这样的台词——生命总会自己找到出路。我们总会在某个瞬间,想在某件事上倾注极大的热情,却往往会被某些冰冷的话语所否定。

我们需要解构的力量,用解构消除建构。

《三体》有言:“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人生的多样性值得你我追寻。当我们在意识到那些被建构的东西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行动了。

去接触更大的世界,走出熟悉的环境能为人生带来新的可能。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就讲述了主人公在极其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通过不停学习,终于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原始环境,改变了人生。

《芭比》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芭比乐园不会谈起衰老与死亡,而芭比见到老太太后意识到衰老并不代表不美丽。她由衷赞美:“你好美。”老太太也大方回应:“我知道。”

一瞬间的接触就足以让长久以来接触的框架土崩瓦解,而这也是芭比觉醒路上的重要一步。

影片结尾,镜头给了芭比鞋子特写,她并没有穿高跟鞋,而是穿上了平底鞋。她已渐渐走出芭比乐园带给她的框架。

当我们自己深陷框架之中,也会不自觉地把接受的框架放到孩子身上。

想要让孩子拥有更自主的人生,先让我们自己从打破成见开始。

对于孩子,放手也是一种爱

在芭比选择进入人类世界之前,她和芭比的发明者露丝展开了对话。

“生而为人,可能会不舒服。”露丝告诉芭比。

“我想发挥想象力,而不是只是想法。”芭比坦白心迹。

露丝听完很是吃惊,因为本来芭比只是被创作出来的娃娃而已。

“我一直知道芭比会给人们带来惊喜,但我从来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允许我成为人类。”芭比接着表达诉求。

“你不需要我的许可。”

“但你是创造者,你不控制我?”芭比很是困惑。这里的困惑表明芭比发自内心认为被谁创造,就受谁控制。

“我无法控制你,就像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女儿一样。”

“我们母亲静静地站着,看着女儿走了多远。”露丝紧接着说。

听完这些的芭比眼角闪烁着泪光。如果说父母也能坐下来和孩子聊聊这些,不知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抱持。

随后露丝拿起了芭比的手。露丝用行动证明了“我创造你,但不控制你”。

这一块让我感动的点有两个,一是芭比自主意识的觉醒;二是露丝的放手。

有多少孩子被父母提前设定了人生轨迹,更是在方方面面受到控制?

但实际控制也是难以达成的,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叛逆,父母进而采取更激烈的方法,因此恶性循环。倘若控制达成,孩子就像提线木偶一样丧失了主见。

本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需要在物质上依靠父母,此时如果父母再通过贬低、训斥等方法规训孩子,只能使孩子在生活中畏首畏尾。孩子会以父母的评价来确定自己行为的对错,无法通过别的地方找到成就感。

长此以往,孩子会在对父母的“讨好”中,渐渐形成“讨好”别人的气质,且挥之不去。

《芭比》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鲁迅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到“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同年,胡适也给孩子写道“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一百余年过去了,这些话听起来并未过时,反而让人感慨在育儿这件事上,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并没有太多减弱。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父母本身就是在被控制的氛围下长大的,因此在育儿上难免会模仿上一代的方法。这也就造成虽然物质水平在发展,而育儿却在一定程度上并无改观。

想要斩断控制的锁链并不容易,毕竟“受害者”会很容易成为“加害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化了遭受的一切。

知道这些尚且不易,更不用说真正做到了。

比如胡适在孩子长大后,在给孩子的信中写“你在学校里干的什么事?你这样的功课还不要补课吗?”

看起来,前后的反差有些大。这也真实反应了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容易有的状态,一不留神孩子就会有让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孩子学业再差一些,更是难免着急上火,一通斥责。

能够放手,需要不小的勇气。

父母能够陪孩子的时光极其有限,孩子早晚会有自己的人生。想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就需要父母先有自己的人生,即在育儿之外有自己愿意做的事。

不能简单理解放手是对孩子的不管不顾。

放手,是基于父母对孩子能力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直接拿出现成的答案让孩子照抄。

事情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不能说连孩子穿衣吃饭都要干涉的父母,到了孩子报志愿就能够愿意让孩子自己来。

因此,父母可以试着先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物、文具等;再让他们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比如养盆栽等;接下来还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科学小实验;经过如上的过程,遇到所谓人生大事,孩子能够自己来,父母也会敢于放手。

露丝能偶静静站着看自己的女儿走了多远,我们也可以试着等孩子吹起自己的风。

等孩子刮风,看那风如何吹动人生的帆船。

有句话说,我一辈子都在治愈原生家庭给我的伤痛。听起来很悲观,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

由于我自己从小,一直被条框控制,被权威压制,因而十分痛苦。那么,现在,当我和我的下一代产生矛盾,以及在迷茫中自我审视时,静下心来,想想我小时候的感受。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伤痛没必要强行去让它“愈合”,你只需要正视它,和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