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2023电影暑期档亮点与不足

2023年夏天,中国电影市场格外亮眼。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7时,暑期档大盘票房已逾178亿元,创造了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在这个暑期档,多部国产影片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话题效应,从而产生高票房。总体来看,今年电影暑期档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题材创新。在暑期档票房已经破亿元的19部影片中,题材创新的电影达到10部,含“新”量过半。题材创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开辟全新题材赛道。如《孤注一掷》取材于诸多真实境外网络诈骗案例,向观众曝光了真实、阴暗的网络诈骗产业链,具有极好的反诈宣传教育意义。第二,丰富体育题材赛道。如《热烈》丰富了国产体育影片题材种类,以街舞为载体,讲述一群青年人勇敢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第三,创新爱情题材赛道。电影《我爱你!》聚焦老年人情感世界,通过“我爱你”“我也爱你”“我还爱你”三个主题,深化了爱情的定义,向观众揭示了老年群体的情感诉求。

二是视效创新。今年暑期档云集了多部技术型大片,它们在视觉特效技术上的创新,带给观众震撼的银幕视觉冲击。视效创新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场景视效创新。如电影《巨齿鲨2:深渊》,为建构高拟真的水下环境场景,剧组运用“dry for wet”技术,实拍与CG结合,高度还原深海环境。第二是生物视效创新。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采用大量生物视效,创造了雷震子、墨麒麟、龙须虎、九尾白狐和饕餮等超真实的数字角色。

三是宣发创新。近年来,随着AI、大数据等基于数字算法的技术兴起,中国电影进入了数字宣发新时代。宣发创新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实时战报统计。同期热点宣发,不仅可以为主创团队提振士气,更可以激发观众观影兴趣。二是实时热搜榜单统计,平台整合微博热度、抖音热度、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等数据制作榜单,可以向消费者显示当前热度最高的影片信息,为观众提供观影选择。三是AI票房预测。暑期档期间,灯塔平台发布了AI票房预测功能,通过预售与排片等数据,实时校对票房预期,比传统方式精确度更高更及时,可视化的数据解决了电影市场实时数据的盲点问题。

暑期档虽然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部分影片内容欠佳。暑期档有多部影片出现了票房与口碑两极分化的现象。比如,电影《消失的她》,以超过35亿元的票房成绩稳居暑期档票房冠军,但豆瓣评分仅有6.4分。影片在叙事逻辑上的硬伤,成为影片口碑争议的焦点。再如,开心麻花出品的《超能一家人》,票房虽然接近3亿元,但豆瓣评分低至3.9分。反观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如《我爱你!》《八角笼中》等在票房和口碑上双丰收。这也说明,影片内容才是成功的关键。

二是档期前期热度不够。暑期档虽然整体实力强劲,但是市场数据的指数级增长主要依靠中后程,档期前程尤其是开盘热度并不够高。暑期档从6月1日开始,用时11天总票房突破10亿元。对比疫情前,2019年暑期档票房大盘破10亿元仅用时不到一周,暑期档前期的热度显然没有恢复到最佳水平。今年暑期档热度比较高的几部影片主要集中在后半段,因此观众对暑期档前期关注度不够。电影市场要长效吸引观众,仍要钻研如何为市场“造势”,为档期“造势”,为影片“造势”。

三是缺乏优质儿童电影。暑期档作为第一大档期,同时是儿童电影的第一大市场。观察今年暑期档排片,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电影较少。票房过亿元的动画电影中,算上重映的《天空之城》也仅有5部,其中仅有《哆啦A梦:大雄与天空的理想乡》《疯狂元素城》精准定位儿童市场,余下3部则是面向全体年龄段观众。如暑期档票房爆款《长安三万里》虽是动画类型,但内容偏向成人观众。作为儿童电影重要档期,暑期档应当适当增加儿童电影排片,为儿童群体提供能看懂、易吸收的精神食粮。

总体而言,今年的暑期档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久违的热烈气象。档期收官之际,业界也要及时总结经验,为后续档期打好基础,推动行业全面复苏。

(刘汉文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原电影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