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奥本海默》中文配音导演张遥函:曾配过《甄嬛传》,这次配音像开盲盒

配音导演,指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等有声作品中指导、规范配音演员配音的职业,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视配音的水准。优秀的配音导演能够通过声音艺术,将作品整体质量进行提升。

近期,诺兰新片《奥本海默》正在热映,这部时长180分钟的影片在豆瓣上被38.5万人打出8.9的高分,全球票房已达8.91亿美元,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

其中,配音演员张遥函在国语版《奥本海默》中为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饰)配音,也担任了全片中文配音总导演。

接受专访时的张遥函。 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张遥函是黑龙江人,从事配音行业已有30余年,最初在东北剧团担任话剧演员,由于一个契机,在20世纪90年代来到北京学习配音,从舞台上放大的语言表达,转向话筒前细腻的语言表达。

他认为,配音不是一份业余的工作,演员要根据剧本,进入到剧中人物的状态,读懂、读透角色面临的情境、意境、事件,用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话把它读出来,角色鲜明,才能让观众信服。

“一个人在表演上能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完全是由自身的学习来决定。如果不懂这些,演员配出来的东西就只是角色的皮,没有进入他的世界。配音,不是配声音,而是配灵魂。”

以下是九派新闻与张遥函的对话:

【1】配《奥本海默》时看不到画面和剧情

九派新闻:你在国语版《奥本海默》中为施特劳斯配音,会怎样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张遥函:配音演员在进行配音工作时,是根据人的声音来塑造人物,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以声音为主,通过声音贴近角色。

施特劳斯这个角色按中国人的话来说是一个奸臣,他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一直在打压奥本海默。戏外,饰演他的是小罗伯特·唐尼,原来一直都以钢铁侠的英雄形象出现,这一次,我先根据《奥本海默》原作里小罗伯特·唐尼的表演,来确定用一个什么样的声线来录这个角色。

其次,要从自身的感觉上贴近原声,就得尽量跟演员原片声音吻合。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人物就会有两层皮。所以一位配音演员的工作,不是单纯的配音,他要了解这个角色、这个故事,要弄明白角色在做什么、在这个戏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什么样的性格。可以说,你要了解角色的整个人生,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个人。

不了解配音工作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谁的声音好听就能塑造哪个角色,其实不是这样的。

九派新闻:国语版《奥本海默》是什么时候制作完成的?

张遥函:大约是8月初。我们经历了4天的录制,这是一部体量非常大的译制片。原来大部分译制片的体量在1.5小时到2小时,但是《奥本海默》需要配音的时长将近3小时,台词量5万多字。

而且这部影片保密级别非常高。我们这次配音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配音时演员看不到原片剧情,大家拿到的版本里屏幕是黑的,每个人物出场时周围都被罩住,配音演员只能看到一张脸,四周什么也没有,既不知道人物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周围环境是什么。

这对所有的配音演员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因为看不到周围,看不到彼此之间的交流,完全是靠经验来做这项工作,角色完成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但我们最终还是把它解决了。

张遥函配音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饰)。图/豆瓣

九派新闻:了解到你担任了译制版《奥本海默》中文配音总导演,想知道前期选角和中间统筹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张遥函:选角工作对长期搞艺术片的人来说倒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关键问题是这部电影由于时间长(时长3小时)、人物众多(70多个),对北京整个配音圈来说,如何找到合适的演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大伙看不到原片,不知道氛围和场景,也很难知道这是什么故事。

所以我们前期研究了剧本和画面,把所有的角色都分析过了,再在圈里寻找与影片非常合适的声线,让演员的整体声音感觉、声音形象、声音质感和声音性格,跟影片中角色的人物状态合一,整个团队在寻找配音演员上,经过了仔细揣摩,最终找到了与每个角色相应的声音造型。

正式配音工作时,所有演员都不在一起录,70多个角色(50多个配音演员)都是单独录的。每个人在几小时之内,或在几十分钟内,把属于他的角色录完。

不过,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中会先定一个基调,就是先把主要角色奥本海默录完,在他的定调上,所有人围着这个基准,听着这种感觉进行飙戏,最后才能协调地合在一起。

九派新闻:你配的施特劳斯有很多对白戏,这个角色让你印象深刻的戏有哪些?

张遥函:说施特劳斯是纯粹的坏人吗?也不一定。他就是为了一己私利,压制别人的光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所以在人物创作上,施特劳斯的整个声音状态有一种特别耐人寻味的东西,里边都是话里有话,潜台词的分量很重,他的每句话都不呈现在表面,而是让人自己慢慢品味。

所以我们的配音工作不能趋于表面,要从内心跟人物紧紧贴合到一起。

【2】强烈推荐观众看译制版《奥本海默》

九派新闻:你在上映第二天看了国语版《奥本海默》,观影体验如何?

张遥函:虽然自己是这部译制片的配音演员和配音导演,但由于我们在配音的时候,工作都分开进行、没有看到最后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最终进影院看了大家在一起合作的成果,感到非常震撼,想为我们所有的配音演员大大地点一个赞。

每一个角色都很精彩,民族的语言是伟大的。衷心希望大家能关注国语配音、能重新回到国语剧场,再现我们国语配音的辉煌,这是我的愿望。

九派新闻:译制片《奥本海默》对你来说是不是很像惊喜礼物?

张遥函:差不多。因为配音工作时每个人物都只有一张脸,我们配的音能否跟整个画面结合到一块、能否跟当时情景联系到一块、在情景里的表演是否恰当,都是个未知数,所以最终观影后,发现完全符合电影和画面的要求,觉得非常好。

原版和国语配音版可能大家会各有偏爱,但针对《奥本海默》,我真的建议大家看国语版,这部影片里术语非常多、专业性非常强,一旦观众专心看字幕,精彩的瞬间可能就会过去,反应不过来,就失去了那种震撼的感觉。有时候光盯着画面,也可能会错过台词,声光电创造出来的整体性刺激会减少很多,对观影的感觉大打折扣。

观看国语版《奥本海默》,观众耳里听着的一切都很明白,可以帮助直接进入到角色里,看到整体的画面,那是一种不一样的享受。

不过,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看原生片,很少有人喜欢看国语版,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个问题很值得商讨。

施特劳斯在影片中是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人物。图/豆瓣

九派新闻:给外国片配中文是否很考验技巧?既要贴近外国演员的声线,又要配出咱们自己的味道。

张遥函:配音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配音演员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阅历、知识的积累,才能看明白演员在演什么,才能用心配音。塑造角色是一项技术、一个感受、一个表演学习的过程。如果看不懂表演,配音无从谈起。

《奥本海默》配音工作中,大家都是内行,对所有演员和他们的代表作都非常熟悉,热情很高,私底下功课做得很好,所以来了之后,配音演员们看角色、看戏,马上就能进入到角色,根据角色的状态来配音。

九派新闻:你之前曾为电视剧《甄嬛传》隆科多配音,也为动画片《海绵宝宝》蟹老板配过音,不同角色差异比较大,会怎样去切换声线?

张遥函:准备声线前,演员都会想好人物的创作过程。比如《甄嬛传》,隆科多是皇上身边的大臣,想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要按照一个大臣的心态去演绎;蟹老板是益智片中的奸商角色,他需要剥削海绵宝宝那些人,要按照奸商的心态去刻画这样的人物。

准备不同声线,首先要以原版的创作为基础,把自己的感受体现到这个角色之中,所以对蟹老板,就去找奸商的状态,对隆科多,就去找国之重臣的心理状态。配音演员自己一定要懂得如何进入到角色,如何揣摩人物性格、其所处地位和具体形象,人物不一样,创作的方法就不一样。

要把人物吃透,通过自己的感觉把它展现出来,不是都用一个声、一个状态来塑造人物,千人一声没什么意思。

九派新闻:是否奸商的声音会犹疑、尖细一点,大臣声音会忠厚、低沉一些?

张遥函:不会。我们配音还是以原片为主。

比如,《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原声很狂躁,我们就要以原声为依据,再用中文复刻、表现出来。不是我“创造”了蟹老板,而是我根据原生的蟹老板这个角色,用中文台词把它展现出来。

《甄嬛传》中的隆科多是一位大臣,他可能会关心地说“太后,听说你身体不太好,我今天来看看”,但不会暴躁地说“太后!我来给你看看!”

所以,表演是要根据人物的具体状态进入到角色之中,按照他的表演来给他配音,用声音塑造各个人物形象的能力是一个配音演员应该具备的。

我印象中和自己反差非常大的角色还有《小熊维尼》里的维尼熊,他和蟹老板、隆科多、施特劳斯完全不一样。所以,能刻画各种各样声音的演员,才是一名合格的配音演员;配音演员要是只能用一种声音来配角色,这样是不合格的。

张遥函在《甄嬛传》中为隆科多配音。图/豆瓣

九派新闻:配音演员在配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张遥函:根据片子里的人物,可以动,可以演。

最重要的是把画面里的角色弄明白,知道他在场上干什么,他的任务是什么?我们怎么样让人物鲜活…… 吃透这个过程,要达到能按照他的思想去做他要做的事情。

九派新闻:你一直以来都是大陆版《名侦探柯南》毛利小五郎的配音演员,始终为当下最流行的影视剧配音,心态是不是也会非常年轻?

张遥函:要使一个人年轻,不是说配什么角色,而是学习使人年轻。如果说有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故步自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肯定会躺在功劳簿上慢慢消沉。学习能使人精力旺盛,不断改善自己衰老的过程。

做艺术工作也能使大家年轻。在配音演员塑造别人的时候,是在过别人的生活,塑造不同角色,经历封建王朝、民国时期、动漫世界等不同时空,就很幸福。所以,大家如果想保持年轻,可以多学习、多看书、多演戏,这样使自己充实。

不要消沉,不要坐等,保持精力旺盛的状态,每天都学习新东西,不管学习什么,只要不是你原来知道的东西,就都是在学习。

【3】翻译腔是个伪命题,夹子音、御姐音不值得过多推崇

九派新闻:怎样形容此次《奥本海默》的中文配音工作?有没有其他遗憾?

张遥函:艺术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遗憾,因为没有完美的艺术,没有任何一门艺术敢说自己是100分,都会有遗憾。

这次工作用一个词总结就是“苦中有乐”。这是我们配音演员的工作,我们会全力对待每一个片子、每一个角色,这就是职业道德。配音演员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九派新闻:作为资深配音演员,你的日常作息是怎样的?

张遥函:我们这一代配音演员真的没有什么“作息”,在前20年的工作里,保护自己、保护嗓子的意识也没有。

声音状态是爹娘给的,不是后天努力、通过训练就能把声改变的。我们这行工作也非常辛苦。不论白天黑夜,来了活儿可以一宿的干,忙完了再休息。所以年轻时候过劳,年纪稍微大了,比如过了50岁以后,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被提前透支。希望现在的大家有良好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好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

保护声音的方法有一条就是你一定要会用声音。我长达30多年的配音生涯,基本没有出现过因为嗓子哑了就休息的状况,这个都得益于自己的“法宝”,即用气息带动声音来说话,使喉头这部分负荷减少,大家不要强烈地压住喉头,使劲上去喊,那喊不了多长时间,要有技术,用气息技术带动声音。会用气息,你的情感也会非常丰富。

气息乃情感之源,没有气息,只能靠嗓子去塑造嗓子。喉头是塑造不了人物的,得用心塑造人。

九派新闻:入行数十年来,你的创作原则是什么?

张遥函:创作原则就是认真。一定要把角色弄明白再张嘴,如果弄不明白就张嘴,依据从哪里来? 做我们这行必须认真、真实,做到生活化、自然化。

《奥本海默》剧照。图/豆瓣

九派新闻:说到自然,想到之前网上对翻译腔有所讨论,有人模仿为“哦……我的老伙计”。

张遥函:实际我觉得没有“翻译腔”这个说法,这是大众和网络给译制片演员强加的一个概念词。

中国人跟外国人首先在表达上就不一样,而我们演员的任务又是用配音贴近外国人的脸——不只是配嘴,是配那双眼睛和心灵,就会遇到困难。

因为表达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生活中的所有状态都不一样,我们的语言贴在外国人的脸上,本就不合适。但配音演员要以原片为基准,不是拿我们的语言往人家脸上套,而是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之中,用他们的思想来呈现中文的表达。

所以这个里边就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把英文翻译成我们国人平时说话的这种状态,本就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按我们自己的影视剧台词结构去翻译,也可能没办法原汁原味。

所谓的“翻译腔”是因为观众看到国语贴在外国人的脸上,不理解人物为什么要这么说话,其实人物这么说话是为了和形象贴合,是要以人物形象应有的感觉去贴合人物……

其实,我们现在的国语配音已经做得很贴近生活了。过去有一些配音老师或者配音导演想过二度创作,用假的声音给外国人配音,实际上,外国人说话跟咱们是一样的,都是在生活中说话,所以不需要拿腔拿调,不要刻意做某种声音出来。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夹子音”“御姐音”,其实都是人做出来的状态,正常的影视剧配音工作是不能做状态的,配音要进入到人物里边,用人物的心态在说话,所以语言和情感必须是真实的,任何假的东西都是不值得推荐的。

九派新闻:最近配音演员一行也成了很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有什么建议给年轻人?

张遥函:配音是一项专业的工作,而且他是一份具有演员性质的工作。

第一步,如果你对表演没有天赋,可以先学习表演,去明白如何创作人物;第二步,要提高自己的审美,你得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真实的表演,什么是虚假的表演。

第三,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从自我出发,要让自己最真实的声音配音、配戏,不要做假的样子,不要盲目模仿,不要去“做”声音,要用最真实的感觉,口对着心去说话。

初学者掌握这些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在入行之后,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各种技术,因为配音工作也是表演,表演需要用很多技术,千万不要觉得“会说话就会配音”。

因为配音演员需要像穿越一样进入到角色的思想境界里,所以建议年轻的孩子们用真实的声音和感觉去创作配音,真正懂得用心来创作角色。

同时,我也衷心希望观众朋友们能走进电影院、多多关注国语配音,国语版《奥本海默》很精彩,希望通过看电影,大家可以真正领略到我们国语配音演员的风采。

九派新闻记者 周雨禾

编辑 吴迪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