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青春万岁》里的爱情隐秘伏线揭秘

中国人对爱情的处理方式是含蓄的、温婉的、曲线的,如果以一种暴露的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会给人一种不适之感。

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青春万岁》里,基本没有正面表现爱情,毕竟这是一个中学生题材的电影,如果在这个影片里塞入过多的爱情描写,显然不切合现实的实际。

今年公映的两部以台湾为故事发生地的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下一任:前任》里,却大肆宣扬中学生的爱情前因,把电影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都追溯到中学时代。但这两个影片都属烂片范畴,我们且略过不提,可见,过分宣扬中学时代的爱情,会给人一种虚拟的不合时宜之感。

但《青春万岁》里,并非没有爱情,而且对爱情的表现密度还相当的浓郁。如果这个电影里没有爱情的话,那么就是一部儿童片。

这也是少见的在中学生题材里去触碰爱情这个敏感区域但又恰到好处地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的电影。

首先,我们来看看女主角杨蔷云的情感经历。

其实在王蒙的小说原著中,女主角更应该是郑波。因为郑波的视线才是王蒙的视线,郑波是以一个少年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小说里的,与王蒙的身份比较接近,而杨蔷云在小说里则代表着一种理想。

因为杨蔷云过于理想化,所以小说里甚至没有对她的家庭进行详细的介绍,只是模模糊糊地介绍了她的家在北京,至于父母是做什么的,小说都有意忽略不提。

王蒙的意图,显然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小说与电影都将杨蔷云定位在“不懂爱情”这个角度上。但不懂爱情,并不代表她不会被爱情吸引。

实际上,杨蔷云正是处于排拆爱情而又被爱情吸引的矛盾之中。

我们看到,小说与电影都力图表现杨蔷云的不知人间俗情的纯洁状态。

这就是人类感情的一种矛盾。爱情是人类的本能,但人类在精神上,又发明了纯洁,以制约爱情背后的滥俗。但如果纯洁过度了,那么就会产生“水清则无鱼”的悲剧结果。所以,最美好的爱情方式,就是激情与纯情的结合。

杨蔷云在小说与电影里都被视着一种纯情的代表。电影里,她在北海公园的溜冰场上,曾经向张世群讲述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直接让张世群听懵了。

杨蔷云讲述了一个谁都不懂的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里讲述的是一个雪姑娘与老人的故事,丝毫没有涉及到人的情感。所以张世群没有听明白杨蔷云讲什么,电影导演也不知道杨蔷云讲的用意,黄蜀芹在导演阐述里,坦白地说:“这一段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只是展现了杨蔷云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诗一般净化的心灵”。

张世群一脸迷茫

王蒙可能也不知道,但电影就需要这样表现杨蔷云,因为杨蔷云的心里,还只存在童话,她在这个童话故事里,表达的是一种对超脱人类情感之外的纯洁情调的向往与追索。

这个童话故事,实际上已经把杨蔷云的内心映射出来了,就是表达她是脱离世俗人性的像雪一样纯洁的女孩。

杨蔷云也有精神失落的时候

电影通过杨蔷云与她身边的两个男生的接触,还是把她的朦胧的爱情取向给表现出来了。

一个是她非常乐意交往的张世群。在影片里,张世群开朗、活泼、坦荡,杨蔷云一直视他为老朋友。小说里也把他们的关系限制在朋友的层次上,甚至设想着,当他们在暮年再次重逢时,是否还能保持住这样的友情关系。

杨蔷云努力理解着郑波的选择

影片里的杨蔷云与张世群的配音演员丁建华童自荣,也非常对位地把他们的那种清纯而又暗生情愫的关系,激情洋溢地用“声线”塑造得节奏分明与轮廓鲜明。尤其是丁建华富有穿透力代言的“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更给这个电影的音响烙印上了强烈的直达灵魂的力度,所以很多观众都会对影片里的独特的声音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电影里的潜台词要比这种他们不想点破的朋友关系复杂得多。

《青春万岁》电影里,杨蔷云与张世群只有三次接触,第一次见面,是在夏令营上,这是交待两个人之间非常熟稔的关系,而这一次见面,就伏笔了后面的溜冰的情节了,因为这里,当张世群说他梦见吃冰棍的时候,杨蔷云主动说:一会到颐和园我请你吃冰棍。

夏令营的第一次见面

可见,杨蔷云对张世群是不设防的。

第二次见面,已经是冬季了。在北海公园,杨蔷云与张世群巧遇,这个概率太低了,但是需要这样的巧遇。在这里,是张世群主动提出:“没请你吃冰棍,现在请你吃红果汁吧。”

小说里描写他们喝的是红果汁,但电影里表现杨蔷云想吃糖葫芦。

在这里有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暗示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特别关系。

见到心许的好朋友,女孩的动作特别丰富

张世群说他已经考上了地质学院,理想是:“在穷乡僻壤干一辈子,做一个土地爷。”

杨蔷云由衷地赞叹道:“嗨,真了不起。”

张世群试探地问道:“那你毕了业也来考我们学院?”

杨蔷云脱口而出:“做一个土地奶奶?”

当杨蔷云明白这话中的潜台词的时候,急忙收口。电影里的这段台词,是电影编剧张弦添加的,小说里人物说到土地爷与土地奶奶,但没有用在两个人的关系上,而一旦杨蔷云无意识地赋予了两个人的关系以“爷”与“奶奶”的配对关系的时候,她的内心的秘密,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一段台词,实际上,模仿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一段对话。

在《红楼梦》五十四回,宝玉身披蓑衣,黛玉笑话他:“那里来的渔翁!”后来宝玉问黛玉要不要,黛玉回答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

小说接下来,细腻地描写了黛玉明白过来之后的尴尬与羞涩,与杨蔷云的失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咳嗽个不住。”

杨蔷云与张世群的第三次见面,是他们毕业季的时候再度重逢。

而电影里更通过杨蔷云与另一个男生赵尘的接触,反衬出她与张世群关系的非同一般。

跳舞的感觉很别扭,是因为她对身边这个人很排斥

在元旦联欢会上,由蔡国庆扮演的打扮得很屁精的赵尘,主动向杨蔷云约跳舞,但可以看出,杨蔷云对他的那种与张世群阳光开朗截然不同的小鲜肉模式很是反感,对他不冷不热——八十年代,还不流行小鲜肉主打的审美标准。而就在赵尘不断向她纠缠而使她烦不胜烦的时候,她收到了张世群的信,立刻她的脸上笑逐颜开。由此可以看出,另一个令她防备的男生,反衬出张世群在她的心中的地位。而就在这个信中,张世群提议她选择她心仪的未来职业,而杨蔷云更是欢欣鼓舞,可见她已经把自己的未来的选择交到了张世群手中,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她的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听到张世群的来信了,她笑逐颜开

而这一切,对于杨蔷云来说,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她心中的爱情支撑的外在表现。而小说里,王蒙也采取了欲说还休的手法,尽量把两个人的关系掌控在友谊的范围内,但又恰到好处地点染出他们亟欲破冰而出的两情相许的情怀。如此收敛而含蓄的笔法,可以说是深得《红楼梦》的真传。

而在电影的其它地方,更多地表现出杨蔷云对爱情的无知。当她看到郑波与田林频繁接触时,她并没有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特别情愫,直到八卦的胖姑娘说出他们两个人在恋爱的时候,杨蔷云还是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重创,在她的心中,爱情是对友谊的毁灭,所以她义愤填膺起来,但是当她看到郑波与田林相伴走在一起的时候,又觉得是如此的天经地义,用她的一个理解的微笑表达了她的内心里的宽容。

杨蔷云觉得爱情很美好,露出会意笑容

而杨蔷云与苏宁的接触,更能清晰地到看她对男女之情的无知。苏宁因为遭受过伤害,一直郁郁寡欢,但她也由此更多地知道一些男女之间的秘密,她最大的担心,就是因为她的不幸过去,“将来人家不会喜欢我了。”

对苏宁多出来的这一根筋,杨蔷云的安慰是无力的,也是滑稽的,但也足见她对男女之情的理解空白,她劝说道:“如果有这种人,为了这个不喜欢你,那他就是混蛋。可是,你何必要别人喜欢呢?那顶讨厌了。哎,咱们,咱们俩,互相喜欢好了。永远。”

可以看出,杨蔷云对明确的爱情关系一直是拒绝的,赵尘的失败, 就是他太过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在小说里,还写到他主动约会杨蔷云,送杨蔷云自己的照片,使杨蔷云大为反感。但是,杨蔷云对心仪的人,还是敞开了她的全部情感的接纳,对那就是电影里的张世群,电影也在这个范畴里,毫不忌讳地表现两个人意在言外的好感与相许,但是电影又制造了一种欲拒还迎、欲近又远的近乎是平行宇宙的关系,好像他们一直被一种冥冥之手拉近,但又永远无法走到一起。在影片的最后,当张世群高喊着什么时候见面的时候,杨蔷云的回答是国庆二十周年的典礼上,张世群补了一句:三十周年,也就是这部电影拍摄的年份。

杨蔷云见到老朋友分外高兴

电影以一种激越的情调划上了句号,但电影也在情感上留下了一丝愁怅,因为他们的相约,意味着他们的远离,而爱情的失落,永远是艺术作品里最大的煽情工具。

张世群与杨蔷云相约何时见面

在欢快的气氛中,电影里落幕下的是情感空缺的潜台词,就像同时期公映的《少林寺》中,当觉远和尚承诺对宗教的归宿,另一边却是牧羊女伤心的眼神,对于电影来说,男主角完成了自己的身份的确认,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爱情的终结。所以《少林寺》推出最终胜利的结局背后,在情感维度里,却蕴藏着悲剧性的伤感,这与《青春万岁》的结尾部分何其相似。

《少林寺》里幽怨的牧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