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彻底输了,不愧是年度最敢拍的台剧

这几天,齐齐哈尔中学体育馆坍塌事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11条鲜活的生命就此离去。

震惊,悲痛,哀悼……

事故原因还没出,另一条新闻却突然炸上了热搜:

吴亦凡不服一审提起上诉。

网友们见状,都在吴亦凡词条下面呼吁,要对齐齐哈尔事故一查到底。

这不仅仅是一场意外事故,其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的安全隐患。

调查与追责,绝不能敷衍了事。

不只是迫于当下舆论压力而做出回应,而是应作为长久的反思在社会上发出回响。

在这方面,台剧这几年表现非常突出。

多次将过去的重大事件搬上荧屏,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新颖的思考。

这不,最近又对30年多前的一场灭门惨案,进行追问和剖析。

也与当下的社会议题,产生了诸多碰撞。

八集完结,豆瓣评分8.6。

绝对称得上年度佳剧。

今天,鱼叔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它——

《八尺门的辩护人》

Port of lies

基隆,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命案。

经营渔业的郑船长一家三口,被残忍杀害。

夫妻二人,身中数刀当场毙命。

2岁的女儿,惨遭溺毙。

嫌疑人阿布当场被捕。

他全身是血,在附近游荡。

有目击证人称,看到阿布当晚进入过郑船长家中。

阿布自己也承认了杀人罪行。

而且他确实有杀人动机。

阿布是一名印尼籍外劳。

之前在郑船长手下打工。

拿着不足当地人一半的工资,却干着最累的工作,还经历着非人对待。

阿布不堪忍受,后来逃跑。

证据确凿,动机合理。

阿布很快被判杀人罪,处以死刑。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男主佟宝驹(李铭顺饰)是法院分派给阿布的公设辩护人。

起初,他与所有人一样,认定这个案子已经板上钉钉了。

再加上自己马上就要退休,去律师事务所挣大钱了,并不想节外生枝。

所以他打算按照常规操作:

认罪、不争、求情,然后法官一锤定音。

可办公室新人,却说出了这个案件的许多疑点。

阿布已经杀死两名大人,为什么还要费劲溺毙一个2岁的孩子?

为什么阿布行凶后不逃跑呢?

在新人的刺激下,佟宝驹这个老鸟也发现这案件确实疑点重重。

疑点一:翻译错误。

作为外籍劳工,阿布需要翻译协助。

可法院派来的翻译,并不是什么专业人士。

而是来自与阿布所在船业公司有利益来往的讲师顾问。

利益当前,翻译准不准,谁都说不清。

开庭当日,这位翻译就故意将阿布念叨的「didelikno」翻译错误。

这个单词实意为「藏起来」,但却被这位翻译说成「你好」。

这是为何?

疑点二:消失的船员。

前文提到,阿布是一名「逃兵」。

实际上,和他同船作业的所有外籍渔工全都消失不见了。

按照副船长的说法,是因为工作结束,这些人被送回自己的国家了。

可通常情况下,渔船返港后,保养、补给、整理等工作仍需要渔工处理。

所有渔工一返港全部不见,这样的事几乎从未有过。

并且,消失的不止是外劳渔工。

还有一名美国随船观察员,与他的观察笔记。

二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美籍远洋渔业观察员

去年的3月10号落海失踪

遗体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

疑点三:凶器的归属。

调查发现,阿布被认为用来行凶的鱼刀,其实是郑船长自己的刀。

那么,阿布究竟是否为蓄意谋杀,就有待商榷了。

除了这些疑点,随着佟宝驹的调查,越来越多的人与利益关系被牵扯出来。

不仅有渔业公司,还有政府官员以及欧盟相关部门。

条条线索都在表明,这桩命案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阿布的量刑还未拍案,已经有人要他必须得死。

那个外劳,一定要死。

剧中命案的灵感来源,是1986年震惊台湾的汤英伸事件。

身为原住民的汤英伸,不满雇主对自己的欺压与歧视,且又被扣留身份证,与其发生冲突。

最后在酒精的催化下,怒上心头将雇主夫妻二人杀害,并摔死二人的孩子,最后被处死刑。

这个案件在当年引起了台湾社会各界对于原住民议题的讨论。

汤英伸

后来,很多影视作品都有这个案件的影子。

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2017年的电影《血观音》了。

《血观音》剧照

对于《八尺门的辩护人》,不少人将阿布这个外劳也看做是汤英伸的延伸。

这二人的处境十分相似。

身为外劳,阿布在当地人眼里,和干活的牲畜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拳打脚踢是常事儿。

工作中,受伤也是不可避免。

当地人可以就医治疗,外劳却没有这个权利。

阿布曾因工作手指受伤。

因为没有及时治疗,伤口化脓溃烂。

船长为了减少麻烦,直接将阿布的这根手指剁掉。

后来,随着佟宝驹对案件中各种疑点的揭秘,更加残忍的事情也逐一扑出水面。

首先就是,阿布为什么要专门溺毙孩子。

佟宝驹将这个问题当面提出。

答案令人出乎意料:

他以为,淹在水里两分钟不会死。

你以为阿布是在说胡话?

并不是,他出于自身经历得出来这个结果。

阿布年纪不大,十分爱哭。

只要一哭,就会被船长压在水里两分钟,以此来停止哭泣。

这一行为,被船长等人美其名曰为「游戏」。

阿布自己可以在水里憋气两分钟。

所以,当他看到小孩哭泣时,同样将孩子按在水里,以阻止哭声。

只是没想到,孩子死了。

其次,翻译为什么要故意进行错误的翻译呢?

阿布说的「藏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是指他的护照,上面有着阿布真实的年纪。

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认为阿布是一个成年人。

毕竟,即便是外劳,雇佣未成年人也是违法的。

可实际上,大家看到的阿布护照是假的。

他案发时的真实年龄,未满十八岁。

所以,量刑上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可这个事实一旦被发现,就会牵扯到整家渔业公司。

而这家公司并不干净。

这也与消失的船员与美籍观察员有关。

因为观察员拍下了船长等人虐待船员以及各种违法捕捞、走私的证据,最终惨遭杀手。

而目睹了这一切的外劳船员们,则被扣押了起来。

不过,将阿布看做是汤英伸就太简单了。

他只是这个事件的一面。

另一面,是佟宝驹父亲。

片名中的八尺门,指的是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聚集地。

被杀害的郑船长,就是阿美族人。

佟宝驹同样是。

佟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一名渔工。

父亲一辈所代表的原住民,才是汤英伸「本人」。

他们早年同样受到剥削和排挤,每天有干不完的活,拿着不能糊口的钱,住着漏风房子。

有原住民渔工出海死亡,其家属也得不到任何赔偿。

难道我们不是人吗?

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生活的佟爸爸,在一次喝醉后,冲动之下杀死了船长。

看,是不是与阿布的经历一样?

只不过今非昔比,外籍劳工阿布杀死的是原住民船长。

导演有意在「身份」这个设定上玩了一手转化,却将外劳与原住民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互文。

于是,故事要探讨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群体,而是整个社会。

近些年,台剧越来越「夯」。

尤其是在悬疑题材这一块儿。

案件有料,逻辑严谨,已经算得上基操了。

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们并不会将目光局限于一个个案本身,而是会从中延伸到整个社会。

而且,也不会只落脚于一个话题。

就像去年大热的台剧《她和她的她》,不仅讲了校园性侵,同时全面探讨了女性困境。

《八尺门的辩护人》也是如此。

故事以基隆命案为起点,围绕原住民与外劳的生存困境展开叙述。

但最后落脚的,却是关于废除死刑的话题。

基隆命案之所以能牵扯这么久,就在于它发生在台湾「废死运动」最火热的时候。

台湾民众有七成的人,对司法公平性缺乏信心。

有七成五认为,台湾法律只保障有权有势的人。

有八成的人认为,穷人比有钱人更容易被判死刑。

但是八成五的人,支持死刑。

阿布的死刑,某种意义上是一发信号枪。

实际上,对于死刑的争论,更是对人权的讨论。

一方面,当被告为原住民、外劳、死刑犯这样的少数群体时,人权该立足于何地?

原住民、外劳,「生来」就是受歧视的群体。

外劳自不必多说,阿布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同时,原住民的问题也只是被隐藏在外劳身后而已。

就像郑船长。

从阿布的角度去看,郑船长无疑是一个坏人。

实际上,郑船长也是听命于资本家而已。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住的地方,也是政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廉价屋。

案发当晚,阿布带着偷来的鱼刀来到他家。

郑船长表现很温和,不仅让妻子给阿布做饭,还打电话给老板,要求解决阿布的问题。

郑船长在渔船上对外劳的粗鲁行为,其实可以理解为有样学样。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可是,至于死刑犯,人权从来不是一种保障。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是根植于民众心中多少代的观念。

毕竟,如果没有了死刑,那些被害者与被害者的家属该如何得到安慰。

另一方面,当代表着尊重生命的人权具化为死刑,同时成为政客手中运作的砝码,人权的意义又究竟为何?

正如前文所言,因为各种原因,阿布本可以不用被判死刑。

但是,他必须得死。

因为他目睹并参与了渔业公司整条灰色产业链。

如果阿布开口说出真相,这家公司就要完蛋。

所以,资本要阿布死。

不仅如此,渔业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而这家公司还是全台湾前三大的远洋渔船企业。

如果这家公司倒台,那么台湾经济将遭受重创。

所以,政治也要阿布死。

除此之外,就连废死派代表,法务部部长也要阿布死。

之前,她一直在帮助佟宝驹,为阿布进行辩护,设法避免死刑。

但在政治博弈中处于下风之后,她却想通过阿布的死,来换取更大的政治胜利。

部长先拿到了阿布未成年的事实。

并打算在阿布被执行死刑之后,再将真相公布于众,以达到最震撼的舆论冲击。

在她看来,阿布的死亡是必然的,也是有意义的。

是为了更成功地推进废除死刑的运动。

不杀,就不能阻止继续杀。

如果必须要杀,那就要杀在最好的时刻。

文化冲突、种族问题、政治博弈、人权......

这些深刻的话题出现在一部剧集中,着实让鱼叔刮目相看。

而且不止这一部。

像是《做工的人》,像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又像是《人选之人-造浪者》。

不论是直面与追责社会议题,还是与当下的思想舆论碰撞产生涟漪。

台剧一直在破圈。

剧中佟宝驹说过一句话:

反抗,不是拒绝合作。

而是拒绝同化。

反观内娱。

虽然这几年也有《狂飙》《漫长的季节》这样的佳作出现。

但反思历史、直面当下的剧作,还是太少了。

我们还一直被圈在悬浮的情情爱爱中不能逃脱。

如此一来,人们也变得更加容易遗忘过去,淡漠社会。

这样下去,鱼叔也想学佟宝驹说一声:

Holy妈祖!救救「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