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白人饭、理解白人饭、爱上白人饭!

吃了它,体感温度26°C。

白人饭火了,火得莫名其妙。如此极简的饮食方式,居然能让爱吃的中国人跃跃欲试。它们生、冷、少,尽可能减少烹饪者一切加工环节,主打一个追着自然啃的模式。

未经加工的生蔬菜和冷三明治是早期“白人饭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流行的愈演愈烈,整个画风开始逐渐走向离谱。两片苏打饼干夹一片芝士,配着刚切下来的冰午餐肉,就是一顿。而且这还算是丰盛的。有人直接拿生芹菜蘸酸奶油,配冰美式;有人甚至直接洗一颗彩椒抱着啃。

信息时代下,或真喜欢或假跟风,不少人都加入了白人饭的队伍。他们的理由却大不相同。

相较于繁琐的烹饪步骤,独居的年轻人着魔一般的被白人饭吸引。在他们看来,白人饭的魅力不计其数——不需要开火、吃完不用洗碗,更没有恼人的油烟味。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只有已经被填满的胃还记得它的存在。

在整体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打工人心里也默默的将“白人饭”和“恩格尔系数入场劵”划上了等号。由于全民追逐健康生活方式,打工人已经不满足于麻辣烫和预制菜带来的短暂愉悦感。他们不得不开始评估健康、低卡的重要性,即便CBD附近的一碗沙拉要卖到98元。

他们为此还得出了一套观点:“因为吃的少,碳水占比极少,就算吃完饭也不犯困,能快速集中精力、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吃了一段时间下来,早起脸上都不水肿了,身体也轻盈了不少。”

风靡网络的citywalk,当红小生白人饭也有“凑热闹”。烈日42°C高温下,沪签人怎么还吃得下Turkish Egg。一坨布拉塔配少许西班牙火腿、几片芝麻菜,便是城市户外人的续命神饭了。

每到夏天,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因暑热,味觉减退,食欲下降。他们开始格外在意食物的温度。鲁迅就曾在日记中屡次记录外出吃凉食消暑的过程:如6月15日,“夜同方仁、广平出街饮冰酪”。

消暑是件大事,更是一种本能。无论是低室温的空调,或是水上冲浪都是人们的降温渠道,而最直观的消暑方式就是通过口腔:冰镇水果、流水素面……都是大家的心头好。毕竟,没什么能比一丝凉气更能抚慰高温炙烤下的人们了。

说到消暑凉食,各地也都有着自己的风格特色。成都的夜晚,总能看见路边的玻璃推车卖冷淡杯。可以边走边吃,也可以和三两好友摆上一桌,就着冰啤酒慢慢品味,享受夏夜难能可贵的清凉。

爱吃面的上海人,也有他们独特的豪华浇头冷面。不到傍晚,巷子里就排起了长队,为的就是一碗冷面。开在中华路上的大富贵,就是不少上海人夏天必经的落脚地。不经意路过,也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一客鳝丝冷面。”

“鳝丝卖光了。”

“就卖光啦?三丝有伐?”

“有的有的。”

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不难发现冷食物比热食物更能讨人喜欢。保持适宜的热度,也是维持食物本源味道的条件之一。周围温度的升高,可以直接改变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食物的颜色、口感和质地发生变化。

就连食客一贯追求的美拉德反应,在高温天气下也黯然失色。

不必过分嘲讽或排斥“白人饭”的流行,毕竟除了气候正当时外,其现象和它诞生的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白人饭诞生。因为工厂里午餐时间是固定的,人们不再有充裕的时间享受午餐,城市化同时意味着人们的工作地点离家很远,于是快餐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需加热、没有汤汤水水的三明治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时间跳转到1990 年 10 月 8 日,中国深圳第一家麦当劳开业。在当时,麦当劳就以工作餐为营销点,推出过工作日午餐等优惠,一跃成为上班族就餐的首选。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白人饭的走红。

至于是否“好吃”,就仁者见仁了。但特意放弃食欲,被动加入这场全民自律的狂欢中,也是不必。

图片来源:Ic photo / 视觉中国 / 小红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