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司长龚维希回应每经:人类接受人工智能知识和培训越多,获得红利就越多,收入也越多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星

9月3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人工智能与可持续投资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投资和技术促进网络、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主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UNIDO ITPO Beijing)、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等承办。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工智能被置于这一转变的中心,人工智能有能力和潜力彻底改变许多行业,并且为可持续投资创造新的机遇,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云雀大模型、中科院的紫东太初大模型等8款由中国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服务。

人工智能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会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机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龚维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能够提供更高级、精细和全链条的服务,但是人的因素永远存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人工智能确实会冲击现有的产业链、市场份额、收入分配。”龚维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联合国提出了left nobody behind(不让每个人掉队),就是要将人工智能的知识普及到每个社会角落、每个社区,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利,获得知识和成长。

龚维希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人类接受的知识和培训越多,获得的红利越多,工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我们希望这个过程是一个大众性的行为,即便是商业性的行为也应该有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普及人工智能方面要发挥好引导性的作用。”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新的失业?会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的工作?龚维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人工智能还替代不了人类,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比如从投资行为来看,人工智能帮助的是投资方的资源和被投资方的目标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帮助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作出判断。

“所以,人工智能发展得再快再好,它可以替代很多事情,但最后做决策的那一瞬间,还是由人类来做决定。”龚维希说。

此外,对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激发消费市场潜力,龚维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对消费的促进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市场有没有认识到人工智能赋予消费更多的机会,如果大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也就难以为消费赋能。

“其次,我们自身有没有能力去接受它。”龚维希认为,人工智能客观存在,但我们有没有能力接受它,这取决于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财政能力三个方面。

第三,我们的生活是否真的需要某个人工智能的产品。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数据的支持。人工智能对消费市场有多大促进,要由数据来论证,没有数据就无法做决定。”龚维希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