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提前预定了

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在全球已经取得了8.54亿美元的高票房,排在今年全球票房榜的第三名。在豆瓣,该片的评分已经上升到8.9分,可谓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这期,艺绽君来聊一聊饰演奥本海默的爱尔兰演员基里安·墨菲的表演。在艺绽君的心中,他已经提前锁定了明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原因很简单,奥本海默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奥斯卡量身打造的,他满足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的一切条件:性格复杂的人物,演员本人长相和气质跟角色迥异,以及具有复杂多变的命运等。‍

但《奥本海默》的优秀之处远不止这些,知名影评人周黎明的一段点评很有意思,他说:

之前我对奥本海默这个人物所知不多,看完影片,发现我完全未能窥见他的灵魂(即便这个灵魂是编导的解读甚至虚构)。演员非常出色,他有很多沉思的镜头,但如同他周围的同事,三小时相处下来,他依然是个迷,甚至变成一个更大的迷。

这也是艺绽君看完电影后的感受,基里安·墨菲塑造了一个“谜一样”的奥本海默。

不过二刷后,艺绽君的看法有了改变,原来奥本海默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生活中率性恣肆的人,一个在专业领域强大自信的人,一个在政治面前脆弱但坚守底线的人。

奥本海默这三个层面的性格底色,组成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这是诺兰的高明之处。基里安·墨菲用他那带着忧郁而脆弱的眼神,瘦削的身形和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个在大时代背景下偶然成为普罗米修斯般的“盗火英雄”的沧桑故事。

01

一个生活中率性恣肆的人

《莫扎特》《我的左脚》《美丽心灵》《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所有这些优秀的个人传记电影,主角都是一个性格反差很大的人。《奥本海默》也不例外。

生活中的奥本海默简直就是随性地活着。他给苹果注射氰化钾,想毒死自己的导师,但后来又反悔了;他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游走,对待感情放纵不克制;在学术圈,即便对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物理学泰斗,他依然带着藐视,认为他的学术理论已经过时了。他对政治的残酷性一无所知,这为后来他在麦卡锡时代的遭遇埋下了祸根。

02

一个在专业领域强大自信的人

奥本海默的魄力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发原子弹的几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凝聚团队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他偏执的个性依然没有收敛,比如片中他多次提出要让他的弟弟来基地工作,最后硬是达到了目的。

这段时间里的奥本海默,并没有意识到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可能引发的后果,他目标坚定,干劲十足。

当原子弹试爆成功的瞬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印度教经典之作《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现在我变成了死神,世界的摧毁者。这个时候的奥本海默,自信心可谓是爆棚。这种极度的自信跟后面他人生的陡然落差,构成了人物巨大的戏剧性和悲剧性。

03

在政治面前脆弱但坚守底线的人

影片第三部分是全片的精华,也是这部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

片中出现了1954年和1959年两次政府听证会,发生在广岛和长崎核爆之后。1954年,奥本海默对美国的忠诚遭到质疑,1959年,以美国前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路易斯·斯特劳斯为核心,他原来是奥本海默的盟友,但因为后者多次不经意的“不尊重”举动,最终走向了对立面。

这时候的奥本海默,内心是复杂沮丧的,他眼神中明显透露出不自信和闪躲。他的妻子两次责问他,为什么不反击?。他的律师也提醒他,这场听证会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但在内心,他依然有自己的底线。

奥本海默的这种性格,其实也是很多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相信科学的力量,希望能够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但这种理想在很多时候无疑是脆弱的。

在政治面前,即便像奥本海默这样为人类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也依然是不堪一击的。有意思的是,最后拯救奥本海默的依然是一个政治人物,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3年他被后者授予“费米奖”,算是平反。

再回到基里安·墨菲的表演。片中出现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人物的内心世界需要他这张脸表现出来,这真的非常考验演员的面部表现力,大部分的时间里,观众是被基里安·墨菲的表演吸引住了。

从2002年他主演的惊悚片《惊变28天》,到2006年主演的战争电影《风吹麦浪》,他一直深受那些顶级文艺片导演的钟爱,这一点跟“小李子”迪卡普里奥非常像。

《奥本海默》是他跟诺兰的第六次合作,此前培养起来的默契也在这部电影中有了更多的回报。借由奥本海默这个角色,今年47岁的基里安·墨菲无疑会成为明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