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听了一下蓝驰改名的始末

导读

THECAPITAL

“此次更名亦是一次声明:蓝驰创投将坚持并深化‘深耕中国、面向全球’这一战略,和创业者一起从0到1,重新定义未来的科技与生活。”

本文3756字,约5.4分钟

作者 | 阿布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融中财经获悉,9月13日,蓝驰创投的英文品牌将变更为「Lanchi Ventures」,不再与硅谷风险投资基金BlueRun Ventures同名共享。

早在1998年,蓝驰创投在美国硅谷设立。2005年,中国科技机会涌现,怀着支持早期华人科技创业者的初心、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时任蓝驰合伙人的陈维广在中国创立蓝驰创投。

至今为止,蓝驰创投团队已在中国独立运营多年。出于相同的投资理念和深厚情谊,蓝驰创投一直以来沿用着BlueRun Ventures China的英文名称。但近年来,华人创业者的创新范围扩展至全球,蓝驰创投的被投公司们也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特点。

“一个独立的英文品牌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创业者。”蓝驰表示,“此次更名亦是一次声明:蓝驰创投将坚持并深化‘深耕中国、面向全球’这一战略,和创业者一起从0到1,重新定义未来的科技与生活。”

01

一直很低调,去年募了55亿

陈维广像庙里的高僧

朱天宇像出门打猎的猎人

1988年,陈维广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加入了硅谷顶尖科技巨头IBM。但事实上,陈伟广本身想要去的是IBM的核心部门:大型计算机部,发挥通讯技术的专长,但却被分配到了当时的边缘业务:PC业务部。

有意思的是,从IBM离开后,他想要加入新加坡电讯,结果又被分配到新加坡电讯的边缘业务:互联网基础设施部门。

不过也正是这两次“阴差阳错”,让陈维广接触到了产业变革的开端。并在此后加入刚在硅谷成立的蓝驰创投。回忆过去的这些经历,陈维广坦言:“总要有人完成从0到1的事情,把变革如子弹般打到每个人的面前,改变世界的样子。”

同一时间,朱天宇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同于陈维广,朱天宇对风险投资行业极有兴趣,以至于他的毕业论文就写得是VC。

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风起云涌,陈维广回国组建蓝驰中国。他找到了朱天宇——当年那个一腔热情,在毕业论文写VC的朱天宇,开始了这段新的旅程。

蓝驰投资企业美术宝创始人甘凌这样形容:“蓝驰的合伙人陈维广曾经说,蓝驰要做创投界的‘扫地僧’。我觉得陈维广很像一个庙里的高僧,朱天宇像出门打猎的猎人。”

十余年的打拼,蓝驰创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去年,陈维广和朱天宇操盘的蓝驰创投,宣布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及美元基金募集——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当年国内早期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募资纪录。

据了解,这只基金从2021年启动,历时6个月就完成了募集。能在最艰难的时间段逆势募资,与其多年来的业绩相关。截至目前,蓝驰投资领域也覆盖硬科技和创新交互、企业科技、新消费、医疗健康等,累计投资超过150家创业企业。目前,蓝驰创投在中国管理多支美元及人民币双币基金,在管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早期基金之一,投资阶段集中于Pre-A、A轮,投资领域覆盖科技、消费和医疗健康,累计投资近200家创业企业,包括理想汽车、水滴公司、青云、瓜子二手车、趣店、赶集网、怪兽充电、高仙机器人、松果出行、云途半导体、宏景智驾、云圣智能、安芯网盾、百图生科等。

事实上,蓝驰身上有很重的硅谷烙印,这让其在投资时,有极强的“蓝驰”风格。

陈维广看来,就硬科技项目而言,更需要了解项目的属性,了解它的风险,其中就包括技术的差异化门槛、知识产权的完备性、应用场景以及投入产出比。“很重要的是你的资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硬科技不可能像互联网企业一样三年就能决定胜负,可能需要5-10年,才能真正看到盈利。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1-3年的收获期延长至5-10年的收获期,是不是会有挑战。”

互联网联网项目的投资结果是,你可能挣个百亿,也可能是挣个0。但硬科技项目相对会比较平均,即便最后没有非常好的商业化成果,你还会有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变现拿回一部分投资。

蓝驰的逻辑是,硬科技领域还有一个特点是,它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它的技术研发需要多年的积累,但是如果在特定领域里获得成功,所获得的利润会比消费企业要高得多,但前提是你必须要做到细分行业的前三名。

就像冲浪的时候,有的人冲浪技巧很好,但是总是踩不到浪;有的人却总能在特定的时间踩在浪上,随浪起伏,因此时机很重要。

陈维广则指出,做科技投资,精准识别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信心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会不断瓦解、消除,投资市场的活力也会恢复。而资本市场的变化不应动摇我们对基本面的判断,有扎实基本面的公司终将释放价值,且中国不缺有创新价值的科技公司。

02

蓝驰改名始末

作为一家来到中国18年的机构,此时改名,有何深意?

对于蓝驰而言,大概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来自中国市场的机会:

蓝驰看来,过去40年我国中小城镇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商业环境持续优化。伴随3-5线城市消费升级,将产生全新的连接方式,重构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服务的供应链。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面临老龄化压力,亚健康问题和慢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伴随人均GDP的增长和医疗支出的增加,医疗服务、药品流通、医疗支付体系也将出现全新的变革。

第二、中美博弈及专精特新

近几年,疫情叠加中美博弈,让整个创投市场迎来更大的挑战。以美元基金为首,市场上的募资挑战不断增大。蓝驰看来,宏观局势正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国际局势上,中美关系从解耦到直面竞争,互相遏制,趋近零和博弈。中美博弈凸显核心底层技术自主可控、国家安全保障有力的重要性。

这样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更加重要。“国内我们看到国家强调科技创新,提出发展‘内循环’、人民币国际化、防范经济脱实向虚等等战略和举措。归根结底,我们正站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中国正在转换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从发展速度到发展质量,从增速优先转向兼顾公平,从局部最优迈向全局最优。历史规律与当前态势,国际国内的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关键词叫科技自主创新,毫无质疑,而且无可辩驳。”

“这就是大家必须要去聚焦的事儿。对我们投资者来讲,这显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基石,以“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为主线将是未来的资源配置重心。”蓝驰创投表示。

在赛道方面,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政策风口,不仅因为政策的支持,还有像蓝驰创投这样的早期投资机构助力。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在内的退出渠道也在优化,这些因素都是科技导向的中小企业发展利好因素。大国博弈之下,真正体现实力的不是简单的GDP数字,也不是GDP增长率,而是GDP的含金量。“专精特新”体现的就是这个含金量。“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于细分市场和领域,具备差异化、精细化的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

03

又一家美元基金改名了

蓝驰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年6月,红杉资本发布《全球业务更新》,表示其将被拆分为三个不同的主体公司。红杉资本认为,运营一个分散的全球投资业务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每个实体的投资组合不断扩大,我们看到由于共享Seauoia品牌以及各实体的投资组合冲突,市场越来越混乱。

经过拆分后,美国/欧洲的风险投资业务将继续称为Sequoia Capital,Seauoia中国业务将保留中文名称 "红杉",英文名称为“Hongshan”;Seauoia India/SEA将更名为Peak XV Partners。

据福布斯报告,周二早上,红杉资本的全球领导层在致LP的一封信中证实了这一消息,信中由三家公司的领导人 Roelof Botha、Neil Shen 和 Shailendra Singh 签署。

这次分拆并非一次突发事件,而是红杉资本酝酿已久的业务架构调整,正如红杉资本主要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对媒体所说,“现在红杉旗下不同实体之间的共同点少了很多,有关拆分业务的讨论,也在过去两三年里一直在进行。”

拆分后,红杉资本旗下原有三大板块,不仅名称会有所调整,投资的侧重点也将出现较大区别。

其中,红杉美欧将继续沿用“Sequoia Capital”品牌,红杉中国虽将继续使用“红杉”中文品牌名,但将用“HongShan”作为英文名,至于红杉印度/东南亚,则会改名为“Peak XV Partners”。一位知情人士对CNBC称,“红杉中国将其投资策略分散于多个基金,红杉的美国和欧洲业务则进行重组,将重点放在红杉资本基金上。而红杉印度/东南亚,则高度聚焦在早期创始人的发掘和培养上。”

对于拆分的原因,红杉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各区域更加深度地本地化发展,使得部分后台职能的全球集中化运营模式逐渐成为负担,而随着红杉不同区域投资企业的国际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角逐,难免会出现竞争,而红杉各区域共用同一品牌,会给创始人和成员企业带来困扰。

如今蓝驰的改名,似乎也在印证某种变化。自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美元把募资重心放在人民币身上。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开始有更多美元基金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基金。

一方面,中国硬科技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来自中美摩擦使得美元基金在募资和退出上出现更多挑战。

越来越多的美元基金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加快本土化转型。不过,想要本土化转型挑战也不小,只有业绩更优、专业性和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机构才能脱颖而出。另外,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在LP构成、投资策略和退出策略上都有较大差异,美元基金是否能真正转型成功,能否满足LP的多元化诉求,需拭目以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化仍是主旋律。投资人在看项目时,仍然关注那些具备全球化能力的项目。陈维广也表达了蓝驰创投的态度:“科技没有国界,我们仍然以全球化视野看项目,希望越来越多中国公司能够站到更高的舞台,打造更多世界级的产品。”当创业者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研发实力和自信时,“国产替代”自然不会成为难题。“当争夺一个大机会时,一起竞争的是全世界,也会有相对更多更强的对手,竞争的程度和对团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做不到World Class,那不一定是很大的机会。”